第六百三十四章 这是我家-《狂野十八少年时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人情账单刚写完,迎亲车队就回来了。
    鞭炮声中,新娘子穿着薄如羽翼的婚纱下车了。
    俗话说好俏不穿棉,冻死不可怜。
    对于大冬天裸露着肩膀子的新娘,你不得不表示一个大写的服。
    “24寸彩色电视机一台,千帆电动摩托车一辆,千帆影碟机一台,电冰箱一台…”
    万帆听着帮忙头唱着陪送品的名单,心里闲着没事计算着这些陪送品的价值。
    这些陪送品也是小一万元,女方的陪送品还是很可观的。
    鉴于新娘子的婚纱薄如蝉翼,在大门口举行的婚礼,也就言简意骇。
    三拜之后新娘子就入了洞房。
    再等一会儿估计新娘子的鼻涕就好出来,弄不好晚上就得打个吊瓶闹洞房了。
    打吊瓶闹洞房还凑合,但是闹完洞房人走茶凉,小两口要干点什么这吊瓶就碍事了。
    新娘子都入了洞房了,也就可以开饭了。
    那些帮忙端盘子的小伙子们就开始忙碌了,一溜小跑地为自己负责的桌子端菜。
    一百多张桌子想全部放到屋子里根本不可能,没那么多屋子就只能摆在空地上。
    在没有宴席楼的时代,这就是当时农村办事情的场景。
    孔祥生家和徐广果家的院子里,门前的大街上,桌子一张挨着一张摆着,喝喜酒的人就坐在这些桌子周围,就着西北风喝喜酒。
    今天的天气这还不错,最起码阳光温暖风也不大。
    如果赶上一个北风凛冽的天气,人吃完饭估计也就和冰棍没啥区别了。
    万帆当然不会有这种体验,谁家办事情,不管什么天气,他都是坐在屋里炕上的。
    贵宾就要有贵宾的待遇。
    他们这一桌除了原先的五个人外又多了家媳妇回来的谢斌和万凯。
    小圩屯有头有脸的人也就算是凑齐了。
    他们七个人一桌,边吃边喝边聊。
    这些人聚在一起,自然没有什么风花雪月,聊工作的话题比较多。
    你上个月赚了多少钱,他上个月赚了多少钱。
    最后话题就又集中到了万帆身上,这些人虽然跟着万帆干了很多年,但是万帆一年赚多少钱他们还真猜测不出来。
    第(1/3)页